描述

- 我適合修什麼法門? 觀音?彌陀?藥師?地藏?
- 念什麼經咒、佛號,適合我?
- 家裡供奉觀音,該修觀音嗎?
- 我有在修,平日念佛經、佛號、咒語,修行程度如何?
- 修行如何入門?

問事案例分享一:
問:我有無帶天命?有的話是哪種天命,哪方面的?
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什麼是天命?天命有先天、有後天兩種。
先天是與生俱來的,要和神明合作辦事;
後天是自己的興趣、學習一門技術,這個技術叫做通靈,
以此能力和神明溝通、進而辦事,這是後天憑藉學習而得的天命。
不過,我們說的帶天命,都是指先天而言。
你不帶天命,你身體所感受到的靈異,
是你身邊跟著一尊神明及冤親債主所給你的,並非天命所感。
切莫因為身體的感受,誤認為天命所感,
錯誤的觀念會帶給你精神錯亂,非常危險。
問事案例分享二: 問:前幾年諸事很不順,體質敏感,有去別的宮廟問過,要修行, 試過一些方法感覺不得力,仍然迷惘。我想問我帶何天命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你不是帶天命,你是該修學佛法。 首先, 我告訴你什麼叫做帶天命,天命就是和神明有約定, 要為神明做事,也就是所謂的乩童或是通靈人士。 你兩者都不是,所以你沒有帶天命。 既然你沒有帶天命,為什麼會體質敏感? 因為你前世修學過佛法,對於佛法有著高度興趣, 修學未了,希望來生能夠繼續接觸佛法, 你有這個願心,產生了此生對於宗教有著特殊的敏感。 但是,因你尚未真正接觸佛法,因此整個生活無法導入正軌, 才形成你的敏感體質。 當你正式的修學佛法,所謂的敏感體質就會完全消失, 生活也會進入正常的次序,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。
問事案例分享三: 問:我跑靈山和廟,沒什麼感覺,我這一世,到底要作什麼事啊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 你當然沒有感覺,因為過去世你未曾和佛菩薩或神明結過甚麼緣,所以你不會有甚麼感覺。 你問你這一是要做什麼?我告訴你,人生的目的是要「修行」。 所謂「修行」—就是自我調整,把自己的思想、行為都調整為一個正常的人, 沒有缺陷、對得起自己、對得起別人,簡單講,就是作個頂天立地的人,這就是修行。 第一步先做到導正自己的缺點,然後再進入所謂宗教式的修行, 第一步開始做了,想再進一步時,再談修行的觀念。
問事案例分享四: 問:該如何修行,可以幫自己更有智慧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凡事反觀自省,是非曲直自己要很明白, 對的事一定要做,不對的事,則抑制發生。 建議每天撥5分、10分鐘打坐,澄靜內心, 先練習5分、10分鐘坐得住,把時間再延長, 這麼做可以讓妳漸漸生起智慧。 能夠做到自我反省、每天靜心,再來談進一步的修行。
問事案例分享二: 問:前幾年諸事很不順,體質敏感,有去別的宮廟問過,要修行, 試過一些方法感覺不得力,仍然迷惘。我想問我帶何天命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你不是帶天命,你是該修學佛法。 首先, 我告訴你什麼叫做帶天命,天命就是和神明有約定, 要為神明做事,也就是所謂的乩童或是通靈人士。 你兩者都不是,所以你沒有帶天命。 既然你沒有帶天命,為什麼會體質敏感? 因為你前世修學過佛法,對於佛法有著高度興趣, 修學未了,希望來生能夠繼續接觸佛法, 你有這個願心,產生了此生對於宗教有著特殊的敏感。 但是,因你尚未真正接觸佛法,因此整個生活無法導入正軌, 才形成你的敏感體質。 當你正式的修學佛法,所謂的敏感體質就會完全消失, 生活也會進入正常的次序,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。
問事案例分享三: 問:我跑靈山和廟,沒什麼感覺,我這一世,到底要作什麼事啊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 你當然沒有感覺,因為過去世你未曾和佛菩薩或神明結過甚麼緣,所以你不會有甚麼感覺。 你問你這一是要做什麼?我告訴你,人生的目的是要「修行」。 所謂「修行」—就是自我調整,把自己的思想、行為都調整為一個正常的人, 沒有缺陷、對得起自己、對得起別人,簡單講,就是作個頂天立地的人,這就是修行。 第一步先做到導正自己的缺點,然後再進入所謂宗教式的修行, 第一步開始做了,想再進一步時,再談修行的觀念。
問事案例分享四: 問:該如何修行,可以幫自己更有智慧? 準提菩薩查詢後說:凡事反觀自省,是非曲直自己要很明白, 對的事一定要做,不對的事,則抑制發生。 建議每天撥5分、10分鐘打坐,澄靜內心, 先練習5分、10分鐘坐得住,把時間再延長, 這麼做可以讓妳漸漸生起智慧。 能夠做到自我反省、每天靜心,再來談進一步的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