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翻譯者:蔡(⺡禾)晴.老師
在佛陀住世的時代,那時舍衞國中人口眾多,居住狹窄,廁所甚少,人們多到城外大小便。有些豪尊長者,不願出城,就在容器中大小便,僱人將其倒掉。當時有一個人叫做尼提,極為貧窮丶地位低賤,只能為人做除糞的工作以養活自己。
這一天,佛陀知道尼提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,便帶著阿難來到城中,要來度化尼提。
佛陀來到城裡的一個巷子口,尼提正拿著一個盛滿便溺不淨物的瓦罐,要去城外傾倒。遠遠望見世尊,自己非常鄙賤羞恥,立即退回去想從另一條道路隱蔽而去。剛要從巷子裡出來,又見到了世尊,更覺得低賤羞愧,又退回去,想從其他道路逃避而去。但是心裡一慌張,不小心把瓦罐碰到牆壁,瓦罐立刻破碎,屎尿澆了一身。尼提更加慚愧,不敢看佛。
這時世尊來到他的面前,對他説:「想出家嗎?」
尼提回答:「尊貴的如來,您是金輪王種姓,跟隨您的弟子都是貴族,我是下賤鄙劣的奴隸,怎能同他們一起出家呢?」
佛陀對尼提說:「我的法清淨微妙,就像淨水一般,能洗除一切汚垢;又好似大火能燒毀萬物,不論巨大或是微小,細緻或是粗劣之物,都能焚燒殆盡。我的法也是這樣,廣大無邊,不管貧富貴賤、是男是女,只要能修行,都能斷盡一切貪欲,獲得最究竟的利益!」
尼提聽完佛的這番話,信心頓生,便想出家修行。於是,佛便讓阿難帶他到城外的大河邊沐浴清淨,再將他帶回祇洹精舍。在精舍中聽聞佛陀開示,尼提心開意解,當下即獲得初果。於是向佛合掌,請求作沙門,佛便說道:「善來比丘!」尼提鬚髮自然落下,法衣披在身上。佛陀又為他解說四聖諦,尼提立刻證到四果阿羅漢,斷盡一切煩惱,三明六通,全部具足。
舍衞國的人們聽說低賤的除糞人尼提竟然出家了,心裡都輕蔑、懷著埋怨,紛紛說:「世尊為什麼允許這樣低賤的人出家呢?我們怎能向他禮拜?如果請佛陀及僧眾供養時,這人要來的話,會弄髒我的座位!」
流言流語輾轉相傳,連國王也聽到,聽後國王非常抱怨。國王反覆思量不得其解,於是乘坐寶車,與眾多侍從到祇洹精舍,想請佛陀為其解惑。
一行人來到門前,稍作休息。這時尼提比丘正坐在大門外的巨石上縫補衣服,他的身邊有七百個天人拿著花跟香供養他,並右繞禮敬。國王看見了十分歡喜,來到比丘之前說道:「我想拜見世尊,麻煩為我通報一下。」尼提比丘立即全身隱沒,入於巨石之中,而後出現在世尊面前,說:「波斯匿王就在門外,想進來看望您。」佛告訴尼提:「你用剛剛所現的神通出去,請國王入內。」尼提比丘立刻又從巨石之中出來,就好像水能自由出入一切的孔隙一般,沒有絲毫障礙。他向國王説:「已經通報過了,大王可以進去。」
國王看到比丘無礙的神變,心想:「之前疑惑的事暫且一放,先問這位比丘有什麼福德,竟有如此的神力?」國王進去拜見佛陀,頂禮世尊,右繞三匝,恭敬的退坐一旁,問世尊道:「剛才那位比丘,神力難以企及,沒入巨石猶如水流滲入石中,從石中出來也沒有留下孔隙。不知他如何稱呼?」佛陀告訴波斯匿王:「他就是大王國中那位極卑賤的除糞人–尼提,我已將他度化,使他獲阿羅漢果。」
波斯匿王一聽,輕慢的念頭馬上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欣慕歡喜。佛陀再次向國王開示:「人生在世會有貧富貴賤,尊卑苦樂,完全是過去生中自己所種的因;那些仁慈謙順,敬長愛幼者,則成為富貴之人;而兇惡強暴、驕慢自大者,則成為低賤之人。」
波斯匿王再次問佛:「請問世尊,尼提尊者是什麼因緣而生來卑賤?又種下什麼福德而得遇世尊,稟受世尊教化,成就聖果?懇請世尊為我宣説。」
佛告訴國王:「過去世時,在迦葉佛滅度後,有比丘僧眾共十萬人,在這僧團中,有一位比丘,擔任僧團中的執事。這位比丘身體有病,服藥後就腹瀉,他仗著擔任執事的勢力,高傲自大,大小便不到外面方便,而是排泄在金銀打造的器具中,再指使弟子為他除糞。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,是一位已經證到初果的聖人,因為這個緣故,五百世中都生為下賤人,替人除糞,直到這一輩子,還是個為人除糞的賤民。但是因為他出家丶持守戒律的功德,所以現今遇到如來,聞法得道。大王!要知道當時那位執事僧,就是現在的尼提比丘。」
波斯匿王聽了佛陀的開示,讚歎佛陀説:「如來出世實在奇特,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蒙受法益,離苦得樂。」此時的國王內心大為歡喜,已經沒有慢心,走到尼提比丘前,恭敬長跪,捧起尼提的雙足而作頂禮,向他懺罪悔過,希望能除去自己的罪業。
世尊這時更説微妙法義:「執相布施、持戒,乃至希望生天,並不究竟。欲望乃為不淨之想,出離才是最大的安樂。」
這時在場的大眾,聽到佛陀微妙的開示,皆有所體會,各各得道丶證道,並且依教奉行。
因果是世間的真理,也是出世間證聖果的成敗關鍵。
種善因、得善果,種惡因、得惡果,瞭解因果的道理,隨時轉念,隨時行善,絶對可以創造美麗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