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翻譯者:蔡(⺡禾)晴.老師
佛陀在世時,有一位婆羅門,年少時出家學道,到六十歲了還不能得道,於是返家娶妻,過著世俗的生活。結果生了一子,長得端正可愛,孩子學習能力出眾,辯才過人,可惜在七歲時因病驟逝。老婆羅門傷心欲絶,伏在孩屍體上痛哭,因難以承受而昏厥,親友在他甦醒時,勸他要將孩子埋葬,但老婆羅門不捨,親友們不顧他的阻止,合力將逝去的孩子埋葬於城外。
婆羅門日夜思念孩子,忽然想到,這樣哭泣不是辦法,喚不回孩子的生命,不如直接到閻羅王的處所,去乞回孩子的性命吧!
於是,婆羅門齋戒沐浴後,持著香花動身前往獄所。一路上,婆羅門拼命趕路,不敢稍有休息,而且逢人就問如何才能達到地獄所。
婆羅展轉前行經數千里之後, 來到一座深山中,遇見一群得道的梵志,婆羅門一樣問道,如何才能達到地獄所?梵志們問他:「你去閻羅王獄所,有什麼要求呢?」婆羅門説:「我有一個孩子,聰慧過人,可是幾天前過世了!我悲傷懊惱不能自己,想到閻羅王獄所,向閻王乞回兒子的性命。」
梵志們悲愍婆羅門的愚痴,回答道:「閻羅王的處所不是活著的人可以到達的呀!不過,如果你一定要去,向此西行四百里,有一條大河,其中有座城市,那是諸天神行經人間停宿的地方。閻羅王一個月有八天的時間,一定要經過此城。你行齋戒前去,一定見得到祂們。」婆羅門歡喜奉教而離去。
老婆羅門千里迢迢,終於來到大城,城內宮殿屋宇荘嚴華麗有如忉利天宮,老婆羅門燒香稽首,祈求見閻羅王,閻王被婆羅門誠心感動,敕守門人帶婆羅門入內,詢問他何事而求見?
婆羅門説:「閻王,我年邁得子,歡喜的希望此兒能為我養老,那知他七歲就命終,懇求大王垂憐開恩,還我兒子性命。」閻王聽了婆羅門的要求,含笑指著東邊説:「你的兒子在東園中遊戲,如果他願意,你就可以帶他回去。」
婆羅門欣喜若狂,立刻朝東園飛奔而去。
老婆羅門終於見到了兒子,正與其他孩子嘻戲。於是衝過去抱住男孩,説道:「孩子啊!我日夜思念著你,食不下嚥,睡不安寧,你有沒有想念父母的辛苦啊?」
豈知,男孩驚訝至極,繼而呵斥老婆羅門,說:「你這愚痴丶不通情理的老人,我只不過暫時寄住你家,和你名為父子。你不用多言,早點回去,我在這裡已經另有父母了。」男孩説完就轉身離開,老婆羅門滿臉驚愕,悵然若失,悲泣離去。
內心悲痛的老婆羅門,隨即想起:聽說佛陀知道人的魂神變化之事,我應該去請問祂才對。
於是,老婆羅門即來到佛陀的衹洹精舍,婆羅門恭敬地頂禮佛陀後,把事情的始末向佛陀陳述,說:「我的兒子不肯認我,反而説我愚痴,說什麼寄住我家,只是短暫的作為我的兒子,事情演變至此,我們已經永遠沒有父子之緣了。」
佛告訴老婆羅門:「你著實愚痴,人死後神識離開,形體便更改為另一人。父母妻子因為因緣而聚合,才有父子丶夫妻之名。這個關係就像寄居一處的旅人一般,不久便會離散,展開各自的旅程。眾生因為迷惑,將非我當做我,將非我擁有的,以為我所擁有,因而憂悲苦惱,無法認識清楚真實的境界,而沈淪於無止境的生死輪迴,不得休息。
有智慧的人,不會貪求恩愛,唯有精進修行,達到生死解脫,才能真正的自在。」
老婆羅門霍然心開意解,瞭解了生命無常,妻兒如客,暫會一處的道理,向佛陀稽首,請求允許他出家修行。佛陀慈悲答應,説道:「善哉!」此時,婆羅門鬚髮立刻自動落下,身上的衣服也化為袈裟,成為一位威儀具足的比丘。
這位比丘專注思惟佛陀開示的道理,不一會兒斷除所有煩惱,即於座上證得阿羅漢的果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