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作者:蔡(⺡禾)晴.老師
釋品名
前品如來讚歎,顯明地藏菩薩威神之力,本品地藏菩薩則普勸眾生多多修善。其中與大辯長者所問,釋出很多觀念,這些觀念,都是為眾生謀取實際利益,對眾生存亡兩方面,有相當切身的幫助。
利益,著重在利他,但利他的同時,自己也得了功德。所以利益與功德,有著連帶的關係。《法華玄義》說︰「功德利益,一而無異。若分別者,自益名功德,利他名利益。」本品地藏菩薩與大辯長者現身說法,自勸他人,不為己身,惟為存亡眾生皆能獲利,所以本品獨稱利益。
又本經所講的利益,有三種意思︰(一)遠益,如第一品忉利天宮所集大眾,除諸佛菩薩已種善根、已熟善根、已經解脫的,其餘天龍八部之眾,都是由地藏菩薩久種善根而未成熟、未解脫的。(二)近益,自地藏菩薩在賢劫的拘留孫至釋迦四佛以來的眾生,有已種善根、已熟善根、已經解脫的,現在皆來天宮聽法。(三)當益,即本品最後所講的那些「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,悉發無量菩提之心」,都是當前所獲利益的。
經文內容
這時,就在普賢菩薩聽完了佛陀所說的如來讚歎品之後,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位上站起來,整理衣服,胡跪合掌,對著佛說:「世尊!我觀看這閻浮提的眾生,舉心動念之間,無非都在造罪;即使因做善事而獲利,也都耽於塵境,多半退回初心,若一遇到惡緣,造惡的心,就會念念的增長起來。
這一類的眾生,像是陷在泥淖裡面,肩上如果再給他擔負重擔,就真的漸困漸重,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了。這時,若遇到善知識,替他減少一些負荷,或全部除去重負,因為善知識有大力量、大智慧,能以善巧方便引導扶助,令其站牢穩固,若到達平地,又勸令他,使他醒悟自己所走的是一條危險之路,莫再重蹈覆轍。」
地藏菩薩又說:「世尊!眾生作惡,僅只是一纖一毫,便至無量。因為一念生起,就有種子,種子起現行,又造惡,惡種子不斷增加,不斷相互薰習,惡業從一到無量多啊!眾生有如是的惡習,命終之後,很難不墮落惡道呀!所以在他臨命終時,父母或家中眷屬,應該為他設福,供養三寶,以三寶的力量,資助未來的前途。
在佛像兩旁懸掛幢幡,或佛像上設置傘蓋,如此供養可令亡者脫離八苦,生於十方清淨的佛土。或於佛前點油燈,照破幽冥,一切苦痛眾生,蒙此光明,皆得休息。或轉讀各種大乘經典,乃至念佛菩薩的名號,及辟支佛的名字,一名一號,經歷臨終人的耳根,使他聽入本識裡去,都是福利,埋下了得道成佛的種子。這一等眾生,所造的惡業,其果報必定墮落三惡道,可是因為眷屬為此臨命終人修福供養三寶,所有重罪仰仗三寶的大功德力,全部消滅。
若能再為亡者,身死之後七七四十九日之內,廣作善事,即能幫助亡者永遠脫離惡道,得生人間或天上,享受著勝妙快樂,現世眷屬也能得到無量的利益。
以此之故,我要對著世尊及天龍八部、人、非人等說,要勸閻浮提的眾生,在臨終之時,千萬不要殺害生命,給亡者增添惡緣,也不要祭拜鬼神,或求於魍魎,為甚麼呢?殺害生靈、拜祭鬼神,根本沒有纖毫之力利益亡者,只是令亡者更加深罪緣。假使亡者自己有福,來世或現在世得獲聖法之分,應該生到人間天上,可是卻在臨終之時,被他的眷屬造作惡因,連累了亡者,在陰曹地府裡打官司,阻礙了他往生善處的去路,何其冤枉無辜啊!
何況臨命終人,在世時未曾有少善根,依據自己的本業,應墮惡道,眷屬何忍更增加他的惡業呢?這好比有人從遠地來,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,身上還負擔了超過一百斤的東西,已經是力所不及,這時偏偏又遇到一個鄰居,又給他增加了一些東西,讓他更覺困重。世尊!我觀看閻浮提的眾生,只要能夠在佛法中,做一些微少的善事,僅僅是一根毫毛,一粒沙子,一微塵點,這些利益,都是自己獲得。」
就在地藏菩薩說完了話,會中有一位長者,名字叫做大辯,菩薩以德立名,這位長者得無礙辯才,他久已證得無生法忍,現長者之身化度十方世界。這時他起身站立,合掌恭敬請問地藏菩薩:「大士!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,家裡大大小小的眷屬為亡者修功德,乃至設齋供養僧眾,造作眾多的善因,這個命終之人能得到大的利益和解脫嗎?」
地藏菩薩回答:「長者!我現在就為未來、現在一切的眾生,承佛的威神力,略說此事。長者!未來現在一切的眾生,在臨命終日,得以聽聞一佛名號,一菩薩名號、或一辟之佛名號,不問他有罪或是無罪,都得到解脫。因為聽聞聖人名號,一念相應,便得到無漏功德,滅罪增福。
若有男子女人,在生之時,不修善因,還造眾罪,命終之後,兒女、父母眷屬為他造福修利,像是誦經、念佛、拜懺、供養三寶等,這些功德,七分之中,只有獲得一分,而六分功德,是活著的人自得。正因為如此,現在未來善男女等,都應該趁著現在身體強健自己做佛事,每一分一毫的功德,都是自己獲得的。」
地藏菩薩又繼續說:「無常的大鬼,大多是突然的不請自來,人死之後,中陰身在幽冥界遊行,不知道自己的罪福如何,而且在七七四十九日以內如癡如聾,在地府諸司辯論生時所作的惡因業果,審定之後,依據他的業果去六道投胎受生。可是在辯論尚未終結,未測之間,是千愁萬苦,何況是定了重罪,墮落諸惡道去呢!
所以命終的人,在七七四十九日以內,未得受生之前,念念之間,都在盼望他的骨肉眷屬給他修福救拔,過了四十九日之後,就得隨業受報了!假若是罪重的人,落入三惡道,動經千年或百年,都沒有解脫之望!如果是犯了五無間的重罪,墮入大地獄,就千劫萬劫永遠受苦,不知何日可以出離。」
地藏菩薩又對長者說:「長者!假若像是這樣的罪業眾生,命終之後,他的骨肉眷屬為他修營辦齋供養三寶,以此功德資助亡者脫離惡道受苦,在齋食尚未供畢,以及在辦齋期間,千萬不要將米汁菜葉,和齋供剩下來的東西丟棄於地上,供佛的東西丟棄在地,失去恭敬心。應將這些殘餘之物盛裝起來,等齋食之後,施予乞丐或牲畜。還有,所有的食物未獻佛供僧之前,自己不要先食用,吃過的食物再獻佛供僧,是毫無功德可言的。若是違背了這個道理,自行先食,及不精勤保持潔淨,這個命終之人,了不得力,一點功德都得不到。如能精勤護淨設食,奉獻佛僧,此命終人,七分功德獲得一分。
因此緣故,長者!閻浮提眾生,若能為自己父母乃至眷屬,在他們命終之後,設齋供養三寶,應該要志心、勤懇、護淨,如是之人,所做的佛事,存者亡者,都能獲得利益。」
地藏菩薩說完這話的時候,忉利天宮有無量億那由他的閻浮提鬼神,聽了地藏菩薩所說,拜祭鬼神無絲毫之力利益亡人,唯有仰賴三寶之力,聽聞佛名、供養三寶等,才能救度亡者,心中皆發出無量菩提之心。大辯長者作禮而退。
重點提示
1.為何地藏菩薩說閻浮提的眾生舉心動念都是造罪因素?
人的六識動態,著色、貪聲、嗅香、嚐味、觸身軟滑,隨時都受著外境的引誘,處處攀緣,而念頭的閃動,又都以自私為出發點,所以舉心動念都是造罪的因素。
以現實的社會來看,大環境在改變,人的想法、做法,也不知不覺跟著改變。整個大環境惡多善少,在惡的環境裡,善事難為。人的心充滿貪婪、慾望,好爭鬥、愛比較,腦子裡想要保留一些善良的念頭都很難,何況要做出利益別人或幫助他人的事,簡直難上加難。有時候想做做好事,就出現障礙阻撓,不想做壞事,卻逼得不得不做。
像有一類人,為了圖口飯吃,賣牛肉麵,賣檳榔,賣海鮮,賣毒品,賺錢的行業這麼多,卻要靠傷害生靈而圖利。任何傷害人的身體、或破壞神智的生意都應該避免,只是,惡緣到處存在,不想做的,偏偏非做不可。心中或許覺得憋忸,也是有一堆支撐自己繼續做下去的理由。
地藏菩薩說,南閻浮提眾生雖因行善而有了利益,但這個善根不能持久,很快就退失初心,不再繼續修善。遇到惡緣,慣心習性使然,很容易就陷身進去,再造罪為惡。
善念易退,惡念易增,這是現代眾生的通病。
2.如何為亡者在七七日內做功德?可做那些功德?
眾生容易起惑造業,種種的惡習小自纖毫,若不加以遏止,便能積集到無量多。所以在臨命終時,以至於到七七四十九日之內,都應該為亡者修福做功德。
修福的方法有-
一、懸黃色旛:可令亡者獲福德,離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八苦,不再受六道輪迴的苦果。
二、懸掛傘蓋:供養傘蓋,可以隨心所願,生至十方諸佛淨土。
三、燃燈供佛:照破幽冥,使地獄受苦眾生蒙此光明互得相見,而皆得到休息。最重要的是,點燈令亡者身在光明之中,可以避開種種的傷害。而且藉著點燈的功德力量,會讓亡者遠離惡業而轉往淨土。
四、轉讀大乘經典:為亡者祈願,脫離惡道,得生淨土。
五、供養佛菩薩聖像:以種種香華、香油、燈、果等供養聖像,如同佛陀在世一般,功德無量。
六、念佛菩薩名號:一句佛菩薩的名號,傳入臨終人的耳根,將永遠納入心田中,也就是心的根本-阿賴耶識,佛菩薩的名號,藏在阿賴耶識中,終不毀壞,永為成道種子。
七、助印經典,廣為布施,廣做善事,迴向給亡者,離苦得樂,往生淨土。
七七日內不斷為亡者修種種聖因,仰仗三寶無漏的功德,亡者生前所有的罪業,全部都得到銷滅,永遠不墮落三惡道,能超生淨土或得生人間、天上,享受著人天勝妙的快樂。
3.功德為何要做四十九日?
人死後,尚未投生他界,稱為中陰身。中陰身七日為一次死生,中陰身七日之後死了又再生,如是七次,共四十九天壽限。最慢在四十九天之後定其罪福。所以為亡者做功德,必須在四十九天之內。一般眷屬為亡者做七,就是增添其功德,依眷屬所做功德的多寡,能令亡者增減罪福。
4.人在臨命終時,慎勿殺害生靈,拜祭鬼神,造成殃累對辯,晚生善處的原因。
在臨命終時,為亡者修福,修聖因都來不及了,如果以殺害生靈,像是用雞、鴨、魚、肉、牛、羊等等來拜祭鬼神,只是連累亡者而已。亡者生前若有修善,應生到善道去,因為眷屬殺害生靈或拜祭鬼神,妨礙亡者往生,要到冥府和閻王對辯。殺得愈多,愈增加臨終人的罪擔,所以必須謹慎小心,勿造殺業連累亡者。
5.為何微許的功德悉皆自得,而存不滅?
《大悲經》說,對於佛教,只要發起一念的信心,這一念的善根,終究不會敗亡。這好像有人將一根毛髮,折為百分,取其中一分毛髮,霑一滴水,放置於大海內,大海水不乾,此滴水不會亡失。
一念微妙的善根,都是成佛的正因,微許的功德自做自得,發一念敬信與佛相應,等於寄一滴水於如來功德藏中,如來不滅,此功德終將永存不滅,能作為菩提種子,能證涅槃之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