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作者陳湐珺老師
看完南老師的第一本書後,因為得到太多前所未有的大收穫,所以有心內的生出歡喜心來,這是我初嘗法喜充滿的感覺。接著我就馬上到書店在買了第二本男老師的著作-如何修證佛法。回家後我馬上有又卯起來讀,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東西,但我失望了。因為我只看到第二講,就再也讀不下去了,因為書中有太多我不懂的經典及名相。例如:法華經、楞嚴經、指月綠、宗鏡錄、七處徵心、八還辨見、五十陰魔‧‧‧等,頓時讓我有被打敗的感覺,因為會購買這本書的原因,是書本的簡介,介紹著此書是記述著南老師,對實際學佛修證的步驟,有精闢的講解及具體的指引,是絕對的過來人語。當時的我,不知佛法有其修學的次第,以為只要是文字,那有看不懂得,應該是隨處皆可進入的。但事實上,我錯了,因為我碰壁了。
還好就在這個時候,我看到了兩則故事,是描述二個偉大的人,從道家轉入學佛的過程,這兩個故事深深的影響我的想法,就此改變我的觀念,並下定決心,一定要好好的研究佛法,深入經藏,勢必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。這兩則故事略述於下:
傳說中,關公死後,心有不甘,英靈浮盪至玉泉山,在空中大呼「還我頭來」,當時普慶禪師正隱居在玉泉山中,於是藉機開導,「將軍,昔非今是,前因後果,早有定數。今將軍為呂蒙所害,大呼還我頭來,然而昔日顏良、文醜與五關六將之頭,又要向誰索取?」關公聞言猶如當頭棒喝,大徹大悟向普淨禪師叩謝而去。後來關公常在玉泉山顯聖,當地人遂於山頂建廟奉祀。
幾百年後,天台宗開山祖師智者大師雲遊至玉泉山,欲創玉泉寺時,一日於定中見關公神靈告之,願建寺護持佛法,七日後智者大師出定,見寺宇煥麗,遂領眾入室,晝夜演法。忽一日,關公的神靈對智者大師說:「弟子獲聞出世間法,想求皈依受戒,永為菩提之本。」智者大師就為關公的魂魄做皈依,並授以五戒,再為其演說三世因果及佛法,讓關公成為正信的佛教弟子。關公因承蒙智者大師的超渡接引,更賴佛恩及佛法的大利益、大功德,才得以脫離苦難的鬼道超升天界,所以關公就發了一個大願,要永遠護衛佛教正法,保護一切正信的僧眾與信眾,故佛教徒便尊稱關公為「伽藍尊者」。
呂洞賓是唐朝末年的人,曾參加三次科舉考試, 卻都名落孫山。偶然在長安的酒館裡,遇到了漢朝的神仙鍾離權,傳授他道家長 生不死的延命之術。學成之後,莫測高深,一般人不能知其境界。 他曾遊山玩水到廬山的歸宗寺,在鐘樓的壁上題詩:「一日清閒自在身,六神和合報平安;丹田有寶休尋道,對境無心莫問禪。」 不久,他經過黃龍山,看到紫雲成蓋,心想這裏有異人,乃入內晉謁,一探究竟, 正值黃龍禪師擊鼓升堂,準備說法。黃龍禪師見他氣質非凡,知道他必是呂洞賓, 想誘引他進入禪門祕境,故意用嚴厲的語氣對著大家說:「今天有人來盜法。」 呂洞賓一聽,知道是在說他,乃毅然站出來,問黃龍禪師說:「一粒米中藏世界, 半升鐺內煮山川大地,你說這是什麼意思?」 黃龍禪師說:「你這個守屍鬼!」呂洞賓回答:「是啊!我的身體可是煉成了長生不死藥,又如何!」黃龍說:「就算你長生不死,活了八萬四千劫,到時你的色身就會敗壞,不得解脫。」 呂洞賓很吃驚,亮出了飛劍射向黃龍,讓他見識見識自己的真功夫。那知飛劍根本傷不了黃龍,呂洞賓這才佩服,黃龍禪師果真有本事!於是禮拜禪師,請求禪師指示佛法之徑。 黃龍禪師質問他:「我不問你半升鐺內煮山川的意思,但你告訴我,什麼是一粒米中藏世界?」這不是呂洞賓問黃龍的話麼?被黃龍這一反問,忽地完全體悟一粒米中藏世界的真義!呂洞賓當即頓悟,寫了一首詩偈:「棄卸瓢囊槭碎琴,如今不戀汞中金,自從一見黃龍後,始覺從前錯用心!」
即是現在不再迷戀原本的金丹大道,因為黃龍禪師讓呂洞賓認識了本性,那個能現金丹大道的東西,才是永遠不壞的,它是本來如此,法爾如此,非造作修煉而成的,只因眾生迷於外境,不識本來面目而已。此後呂洞賓就成為禪宗的大護法之一,並習得禪宗大法,而證得佛果,也被玉皇上帝敕封為「昊天金闕內相孚佑帝君文尼真佛」。
關公何許人也?在人道中品格清亮高潔,忠肝義膽,正氣凜然,是人中之表率。呂洞賓何許人也?是道家的神仙,煉成金丹大道,可御劍飛行,行功積德,救人無數。在一般民間信仰中,一個被稱為關聖帝君,一個被尊為呂仙祖,由此即知他們的成就是如何的偉大,但他們都還願捨棄自己原有的成就,轉入佛法,追求究竟的解脫。那我們呢?能不循著他們的腳步向前走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