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作者 陳湐珺老師
日子過的真快,說要寫有關於自己修行經歷的書,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。這期間是為了要陪伴照顧年老生病的母親,所以一直沒能撥出時間、騰出思緒,靜下心來好好提筆來完成它。
話說昨天下午,有位來自屏東的潘先生,提到自己跑靈山、會靈等,修行了十多年,卻弄的自己的身體被神靈控制,自己做不了主,很痛苦,請問我要如何才能解決?我給了他一些神靈與修行的基本觀念,更告訴他之所以他的修行會出問題的癥結點,是在他從初入門的開始,及學習的過程,完全是一連串錯誤的認知與學習。因此解決之道,當然是要完全放棄、忘記自己過去的一切學習,重新從頭開始選擇正確的方法學習。
談完後他走了,以後他會不會接受我的建議,來解決他自己的問題,我不知道,但他的問題卻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。因為,這十幾年來,類似潘先生情況的人,有越來越多的趨勢。我同情他們的遭遇,我可憐他們的命運,更可惜他們十多年的歲月白白的流逝,與金錢、精神冤枉的付出。其實這就是當初觸動我要寫這本書的動機與理由,今天類似的情境再度重現在我的眼前,冥冥中似乎再重新提醒我,要趕快完成它。
此本書編寫的重點,將以我自身的接觸、修學過程為主體,內容將敘說我自己從一個無神論者,透過由道教拿香拜拜、求神問事的祈求方式,進而接觸到通靈的無形世界,在了知無形世界的力量,與因果關係後,再轉入佛法的研究,深入佛法天地。
就因為我的過程,是由道教的接觸,再進入佛法的世界,所以我就把這種經歷簡稱為「佛道雙修」,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生活由波折變成平順,心境由不安變成安定,財務狀況由欠缺而變成滿足。凡此種種人世間的欲求,對我而言只能說:「一切如我所求,心想事成,一切滿願。」所以我會在書中敘說,我的故事、我的感動、我的轉折、我的發心,及一切因修行而得到的快樂和滿足。希望用我自身的例子,讓修行不得法的人,有例子可以比照學習,做個「他山之石」的效用。
民國95年11月 陳湐珺 記于小港寶悟同修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