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 蔡(⺡禾)晴.老師著

3、點燈續命 放生延命

經文

復次,阿難!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,若諸有情,不孝五逆,破辱三寶,壞君臣法,毀於性戒,琰魔法王隨罪輕重,考而罰之。是故我今勸諸有情,然燈造幡,放生修福,令度苦厄,不遭眾難」。

白話

再者,阿難!那閻羅王主要掌管世間一切眾生的生死紀錄簿,如果有情眾生,忤逆不孝,破壞侮辱佛法僧三寶,敗壞君臣綱紀,毀犯殺盗淫根本性戒,閻羅王都會依據他們罪業輕重,拷問審判,而予懲罰。所以我現在勸告諸位有情眾生,一定要點燈,建造彩幡,放生積善,廣修福德,才能度過苦難厄運,再不遭受各種災難。」

重點提示

這段經文救脱菩薩透過阿難告誡我們,作惡造逆必定使得福壽變得短促而招致災禍。

「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」,琰魔王主宰著世間眾生年貫名籍、記錄了眾生的罪福而賞善罰惡;三界眾生生死煩惱未斷,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,不能超越其管轄支配。

「若諸有情,不孝五逆」,五逆是:一、弒父,二、弒母,三、弒阿羅漢,四、破和合僧,五、出佛身血。出佛身血,是說提婆達多推落大石要害佛,被護法神的金剛寶杵所擊碎,碎石打中佛的足趾以致出血。以現代來說,摔佛像、砸佛像就是出佛身血。

世間最善的法就是孝順父母、恭敬師長、供養三寶;最惡的法是不孝、五逆、破辱三寶、壞君臣法、毀於性戒。

父母有養育之恩;阿羅漢是出世聖人;和合僧是修行辦道、續佛慧命的僧寶;佛是三界導師;以上皆是人間的福田,應該尊敬供養。

父母生我色身;師僧的教誨,生我法身;他們於我們恩情深重,應生孝順心,如果不孝不順、不思報答反而殺害,或挑撥離間,令僧人煩惱,不能安心辦道,皆是十足的重罪。

「破辱三寶」,佛法僧三寶,是一切善法的基礎,是究竟安穩之處。歸依三寶的決心不動搖,就是淨信,三寶的攝護絕對建立,利益決定現前。假使你覺得三寶不好,沒有給你帶來法益,沒有讓你得到實質利益,這是你內心沒有真正歸依,只是名字上歸依,這叫做破辱三寶。

我們的法身慧命皆藉由三寶的熏修之力所得,三寶是出世間的福田,恩德最重,應當心生尊敬,如果破辱,罪無可赦。

當然,破壞塔寺,燒毀經像,侮辱僧尼,這都是破辱三寶的行為,是墮落無間地獄的惡罪。

「壞君臣法」,君臣之法就是君臣秩序,以現代新觀念來說,就是社會秩序,社會秩序也就是倫理道德的表現。在家庭裡要父母慈愛、兒女孝順,才不致「壞君臣法」;在工作單位裡,上位者要體察下方,下方不與上位者對抗,就不會「壞君臣法」;在國家整體上,領導者仁愛人民,人民恭敬領導者,才是君臣之法、君臣秩序。

總之,「壞君臣法」,是敗壞人倫道德、敗壞社會秩序,屬於重罪。

「毀於性戒」,性戒,戒有遮戒與性戒之分。遮戒是佛所制定、遮止不可犯之戒;所謂遮,就是遮護我們,防患於未然。性戒是人性中的惡法,像殺、盜、淫、妄等,每個人都應戒之,不論已受戒或未受戒,都不要觸犯,觸犯了就是「毀於性戒」必受果報。性戒是告訴我們因果報應的定律,絕對不能踰越。

「不孝五逆,破辱三寶,壞君臣法,毀於性戒」,造作這些行為罪大惡極,「琰魔法王隨罪輕重,考而罰之」,人世間有人世間的秩序,一切世間法都不可被毀壞,毀壞就必須接受果報。這些種種罪業所要遭受的果報,就是死後墮地獄受琰魔法王的考罰而來的。 「是故我今勸諸有情,然燈造幡,放生修福,令度苦厄,不遭眾難」,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琰魔王的王法,自己一生所做的罪福都要經過琰魔王的處理裁斷,因此,救脫菩薩殷殷勸導眾生,應該勤修藥師法,藉著懺罪而增壽、不遭災難、永度苦厄,臨終直生淨土,別再經歷琰魔王拷問審判這一關。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