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蔡(⺡禾)晴.老師

經文

「第十一大願: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諸有情,饑渴所惱,為求食故造諸惡業。得聞我名,專念受持,我當先以上妙飲食,飽足其身,後以法味,畢竟安樂而建立之。」

白話

「第十一大願:願我未來世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,有些眾生受到饑渴逼惱,為了追求飲食而造種種惡業。如果聽到我的名號,一心一意的專念受持,我便會把上好美味的食物供給他,使他身體飽足,然後施予正法的法味,讓他過著很好的生活,得到畢竟的安樂。」

重點提示

藥師佛的願望非常實際,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極可能遇到的事情。而藥師法門確實能夠改變我們人生中遭遇到的挫折,像第十一大願,飲食問題,人們生存的第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飲食。孔子說:「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」,大欲,最基本的欲望;佛家說:「法輪未轉,要先轉食輪」,沒有飲食,生命是不能存活的,為了尋求飲食,逼不得已,殺人放火,無所不為,往往造作很多的惡業。社會要安定,必須先解決民生問題,人們豐衣足食,就不會產生盜匪竊賊的社會問題。

藥師佛發菩提心時,就深切體會到生活所需對於修行者是何等重要,尤其是賴以生存的飲食。成佛以後,對於為衣食而苦惱的人,特別予以優先救濟。所以,藥師佛說:凡為「饑渴所惱,為求食故,造諸惡業」的眾生,如果得聞藥師如來名號,而能「專念受持」,就先以世間「上妙飲食,飽足其身」。

《楞嚴經》說:「世界十二類生,不能自全,依四食住。所謂段食、觸食、思食、識食。是故佛說,一切眾生皆依食住。」十二類的生命體,不能自己保全生命,必須依賴四種食,才可以活命,所以佛說:一切生命體要食才能生存。

四食,指一切生命體用四種不同的方法長養生命。

一、段食:茶飯等飲食,可分為多餐次、一段一段的吃,欲界眾生都是這樣進食的。

二、觸食:指感覺。由六根發出六識接觸六塵者,都是觸食,都可維持生命。由於觸食產生喜樂等覺受,能夠長養身心,使身心健康,資益生命力。

三、意思食:指意業或意念,以思願活命;即以意識中希望的思想為食。心理學家說:一個人內心假使不存有絲毫的希望,絕對無法再生活下去。意思食有強大的作用力,能使人精神振奮,忍苦耐勞,好比人的精神食糧,雖不得食物,而心存希望,也能得以延長生命。

四、識食:識食的識,是指第八阿賴耶識,前面的意思食,是屬第六意識與第七末那識的範圍。阿賴耶識是人的身體最重要的一個識,是生命的根本。因為阿賴耶識是因果業報的主體,沒有此識,就沒有生命,就像食物一樣,此識使生命不絕,所以稱為識食。

段食、觸食,屬於物質的滿足;思食、識食、和聽聞佛法的法喜食、入於禪定快樂的禪悅食、及以願力資持自身、常修萬行的願食,則是精神糧食。

事實上,三界的眾生都依以上的四食而住。色界四禪天皆以禪悅為食,以襌思而飽,無色界的天人以識為食。而二乘聖人常在禪定中生活,也以禪悅法喜為食,菩薩則以願食資養慧命。唯有諸佛,已經轉識成智,法身清淨,智慧圓滿,不需再依食而住。

藥師佛發願,如果眾生專念受持藥師如來名號,就令他先得世間上妙飲食,安定他的生活,接著展開法味的教導,使他成賢成聖,乃至成佛。孔子所謂「富而後教」,他說:「治民者,先富之而後加教。」先使人衣食豐足,方能安心修禮義道德,正是此意。這「先以上妙飲食」,除了物質的飽足之外,也可以指純善無惡、思想上的思食,與深信因果、正知正見的識食了。

而「後以法味,畢竟安樂而建立之」,就指大乘佛教的思想,使眾生令受佛法的攝化,進一步發大心,修大行,不退轉於大般涅槃,也就是證得無上菩提的究竟安樂。

藥師佛此願給予我們的幫助,可分為兩方面,一是生活上的饑餓貧窮,能聽到繼而專念藥師佛的名號,以佛的功德就能有上妙的飲食飽足其身。另一深層的含意,就是你相信藥師佛,專念祂的名號,生理心理就會產生感應。生理的感應是可以不要吃飯,也不會感覺饑餓,精神反而愈來愈好,身體自動產生這種功能;心理的感應是跟佛相應了,就安住在藥師佛的光明中,對於一切不能理解的道理,突然渙若冰消,完全理解,這就是法味。

有上妙飲食飽足其身,又領受藥師法味,最後自然永嘗究竟解脫的畢竟大樂,也就是必定成佛。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